解毒消腫的海芙蓉

相傳清代大臣盛宣懷曾將海芙蓉製成藥丸,治好慈禧太后的風濕病。海芙蓉也可以稱為烏芙蓉,只生長在北部海岸、澎湖、綠島、蘭嶼以及釣魚島的珊瑚礁岩上的草本植物。自古人們喜歡摘來泡藥酒,但因攀岩摘取過程常有人失足隕命,因此又有「奪命芙蓉」一稱。


品種來源

【植物名】蔪艾

【英文名】CrossostePhium chinense(L.)Makino

【科別】菊科 Compositae

【別名】千年艾《綱目》、玉芙蓉、香菊《嶺南釆藥錄》、白艾、白香菊《福建中草藥》、蜂草、白芙蓉《全國中草藥匯編》、海芙蓉、岩頭白、芙蓉頭、芙蓉菊。


分布與型態

【分布】中國(浙江、福建、廣西、廣東、雲南)和臺灣,也分布於日本。

【形態】草本,高10~40(~60)cm。莖直立,多分枝,枝、葉具密生粉白色細絨毛而呈灰綠色。葉互生,葉片狹匙形或狹倒卵形,長5~8cm,寬2~3cm,先端3~5齒裂或分裂,基部漸狹,全緣,兩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頭狀花序黃綠色,直徑4~5mm,在枝端排成總狀;具梗;總苞片近球形,2~3層,外層總苞片葉質,被灰白色短柔花;花管狀,外圍的花雌性,花冠先端2~3齒裂,中央的花兩性,花冠先端5短裂。瘦果有5稜角,冠毛鱗片狀。花期春季至夏季。


功能與主治

海芙蓉全株均可入藥,具有多種用途。它能行血袪風,逐濕除痛,消腫解毒,止痰鎮咳,去瘀療傷。在醫學上,主治風濕性骨節痛,長年頭風,月內風,風寒感冒,百日咳,氣管炎,乳腺炎,疔瘡腫毒,下消腎虛,胃痛,小兒胎毒,兒童發育不良,跌打外傷,皮膚炎,淋病等。


【資料來源】臺灣常用藥用植物圖鑑《III》

cktw
正光製藥

正光製藥有限公司於1970年創制,近半世紀的歲月,以『酸痛專家』自我期許,致力於外用中草藥之創新、研發、生產製造、服務及品質的提升,結合現代化生產技術,研發對人體無負擔、天然有效之優良酸痛外用藥品。在臺灣為家喻戶曉之知名企業,熱銷半世紀,是消費者心目中漢方酸痛藥品之知名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