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光金絲貼新品上市 天然草本快速舒緩

2025大甲媽遶境300多公里抗痠痛全攻略

大甲媽繞境正光陪你對抗痠痛一起走完全程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台灣年度宗教盛事,每年吸引數十萬香客共同參與,步行300多公里、歷時9天8夜,體驗信仰與堅持的力量。2025年大甲媽祖遶境將於4月4日晚上10點45分從大甲鎮瀾宮起駕,展開這段充滿虔誠與挑戰的旅程。



(圖片來源:大甲鎮瀾宮)


但在這場信仰之旅中,長時間步行和作息顛倒,容易引發各種痠痛與不適。為了讓大家能更順利地完成這趟遶境之旅,我們特別準備了這份 「對抗痠痛全攻略」,從預防到舒緩,還有行進中可能遇到的健康狀況,都為你一一解析,有點長請耐心看完喔!此篇不只大甲媽遶境適用,想要追5月「粉紅超跑」白沙屯媽祖的也必看喔!


重點提示

此為本篇重點也是貼心傳送門,可點擊文字到你需要的段落

一、預防痠痛1. 正確的步行方式 | 2. 出發前一個月的鍛鍊計劃 | 3. 注意熱身與伸展
二、痠痛舒緩1. 足底痠痛 | 2. 膝蓋關節及小腿痠痛 | 3. 腰背痠痛 | 4. 肩頸痠痛
三、沿途健康突發狀況及對策1. 水泡 | 2. 中暑和熱衰竭 | 3. 蚊蟲叮咬 | 4. 暈車和頭暈 | 5. 火燙傷及無名腫痛
隨身小錦囊


一、預防痠痛:從現在開始養成好習慣!


1. 正確的步行方式

 

不論是平時走路、運動健走或是像媽祖遶境這樣長時間徒步,正確的步行方式,能讓你走更遠的路還比較不累。



步伐:步伐不宜過大或過小,腳掌以「腳跟→腳掌→腳尖」順序著地,這樣可減少肌肉疲勞。可以想像有一條線在頭頂微微上拉。雙腳呈11字(腳尖朝前)向前走,讓大腿、臀部出力帶動,注意膝蓋不要完全打直。

手臂擺動:自然擺動,有助於平衡身體、減少腰背壓力。年長者若減少擺臂會增加跌倒風險。

姿勢:腰背不要蜷曲或過度前挺,小腹微收,肩胛骨自然收攏。



2. 出發前一個月的鍛鍊計劃


第1-2週:增加每日步行時間,每天1萬步。每週至少有一趟步行5公里,訓練足部肌力。 (上班族可以利用上下班時間多走1~2站的距離,假日試著完成一趟連續步行5公里)

第3-4週:增加到每週至少有一趟步行10公里,並加入爬坡訓練。(可利用假日增加長距離健走活動或爬山做鍛鍊)

每日:可以在下班後或抽空每天做點核心肌力訓練,進行平板支撐、深蹲,提升下肢及核心肌力。核心訓練能增強身體穩定度和平衡感,減少步行時因姿勢不良引起的腰痠背痛,並提升步行效率及耐力。




3. 注意熱身與伸展


步行熱身 3 步驟


別以為走走路而已就不用熱身喔! 來一起做作簡單熱身,讓你步行更順暢,全年齡段都可以做喔!


關節靈活度(3 分鐘) – 關節熱身

徒步會著重在下肢關節,我們需要先特別加強預熱一下關節靈活度。

腳踝轉圈

  • 動作:單腳抬起,腳尖翹起(感覺輕微拉伸小腿),順逆時針轉動腳踝。
  • 次數:順時針 10 圈,逆時針 10 圈。
  • 重點: ✅避免腳踝扭傷,同時輕微伸展小腿肌群。

膝關節帶動踝關節轉圈

  • 動作:單腿向後伸,腳尖輕觸地面,膝蓋微彎,順逆時針轉動腳踝。
  • 次數:順時針 10 圈,逆時針 10 圈。
  • 重點: ✅活絡膝關節與踝關節,提高穩定性,降低扭傷風險。

肩膀小圈 (肩關節旋轉)

  • 動作:
    雙臂側平舉,手肘彎曲 90 度,使大臂與地面平行,前臂朝上。
    以大臂為軸,前臂向前旋轉 180 度,再回到原位。
    保持核心穩定,不聳肩,專注肩膀的轉動。
  • 次數:10次
  • 重點:✅活化肩關節,提升活動度,減少途中拿令旗、香或拍照等各種動作帶來的疲勞跟傷害。

肩膀大圈 (特別針對上半身擺臂)

  • 動作:
    雙臂伸直放鬆,從肩膀帶動,以大幅度畫圓。
    向前畫 10 圈,再向後畫 10 圈,動作保持流暢,不要聳肩。
    核心穩定,配合自然呼吸,避免過度用力。
  • 次數:前後各 10 圈
  • 重點:✅放鬆肩背肌肉,提升肩關節靈活度,幫助運動時自然擺臂,提升協調性與流暢度。

全身啟動(5 分鐘) – 動態熱身

動態熱身能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肌肉溫度與柔軟度,減少乳酸累積,從而降低運動或徒步後痠痛的發生。


高抬腿(核心與腿部動態熱身)

  1. 站姿穩定,核心收緊,雙手自然擺動,也可雙手掌向下交疊放在肚臍的位置。
  2. 單腿交替抬至腰部高度,或讓膝蓋去碰觸手掌再放下,腳尖朝前。
  3. 保持節奏感,不前傾或後仰,動作流暢。

時間:60 秒(可依需求調整強度)。

重點:
✅ 活化核心與腿部肌群,提升運動表現。
✅ 提升心肺耐力,讓身體快速進入運動狀態。


臀部環繞(髖關節動態熱身)

  1.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核心收緊,手臂交叉環抱在胸前。
  2. 保持雙腳不動,運用臀部與核心的力量,帶動身體向一側旋轉到極限。
  3. 順時針、逆時針各轉 10-15 次,動作流暢且不聳肩。

次數:每個方向 10-15 次。

重點:
✅ 提升髖關節靈活度,減少僵硬感,改善運動表現。
✅ 活化核心與腰部肌群,有助於穩定身體。


踢臀跑(腿後側動態熱身)

  1. 原地跑步,腳跟往臀部踢,盡量觸碰手掌。
  2. 雙手自然擺動或疊放在臀部,手掌向外,作為目標引導腳跟碰觸。
  3. 核心收緊,上半身穩定,避免前傾或駝背。

時間: 60 秒(可依需求調整強度)。

重點:
✅ 強化大腿後側與臀部肌群,提升跑步與運動效率。
✅ 促進血液循環,加快身體進入運動狀態。
✅ 手掌作為目標,提高動作標準,確保有效熱身。


步行模擬(2-3 分鐘) – 預熱行走

  1. 以比平常稍慢的速度開始,讓身體適應動作。
  2. 逐漸增加步伐與擺臂幅度,從慢步→中速步行。
  3. 保持抬頭,核心收緊,避免駝背或過度前傾。
  4. 步態穩定,腳跟先著地,再平順過渡到腳掌,確保良好行走姿勢。

時間: 2-3 分鐘

重點:
✅ 促進血液循環,喚醒全身肌肉,為正式運動做準備。
✅ 增強步態穩定性,提高關節靈活度,降低運動傷害風險。

可以看看以下熱身影片教學:


❤️貼心提醒:出發前也可在小腿和大腿或腳底,比較常痠痛的位置貼正光金絲膏或抹上正光痠痛油膏,預先支撐和放鬆肌肉,持續清涼感降低初期的疲勞感。


徒步後拉伸5招


中途休息或結束行走時記得也要伸展一下緩和辛苦的肌肉,這樣也可以減少之後痠痛感。以下是為了適合全年齡段,安全、簡單又有效的拉伸動作,一起做起來吧!


伸展原則
  • 呼吸:全程緩慢深呼吸,避免憋氣。
  • 時間:每個動作維持20-30秒,兩側皆做。
  • 強度:感覺到「微微拉伸感」即可,無需過度用力。
  • 輔助:可使用椅背、牆壁、樹木或登山杖來增加穩定性。

手扶下壓伸展


目標肌群:後背部、肩膀、小腿後側。

手扶下壓伸展

步驟:

  1.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扶牆或桌子邊緣,手臂伸直支撐。
  2. 腳步慢慢向後移動直到髖關節呈90°,同時保持背部挺直,想像讓脊椎向前延伸,屁股向後延伸。
  3. 視線朝向地面,頸部放鬆,避免聳肩或彎腰。
  4. 感受背部、肩膀與小腿後側的拉伸感,維持 20-30 秒。
  5. 放鬆回正,重複 2-3 次。


重點提示:
✅ 保持核心穩定,不要過度拱背或塌腰。
✅ 讓臀部主導後移,避免用手臂出力拉扯。


大腿前側伸展


目標肌群:大腿前側。

大腿前側伸展

步驟:

  1. 站立時可扶住牆壁或椅背,保持平衡。
  2. 單手抓住同側腳踝,將腳跟往臀部靠近。
  3. 膝蓋併攏,核心收緊,保持身體直立,不要前傾或後仰。
  4. 感受大腿前側的拉伸感,維持 20-30 秒。
  5. 換邊重複動作,左右各伸展 2-3 次。


重點提示:
✅ 避免膝蓋外翻或腳踝過度扭轉,保持對齊姿勢。
✅ 核心收緊,避免過度拱腰,以確保拉伸正確。


大腿後側伸展

目標肌群:大腿後側。

大腿後側伸展

步驟:

  1. 坐在椅子上,雙腳踩地,背部打直。
  2. 將右腳往前伸直,腳尖朝上,腳跟輕觸地面。
  3. 雙手輕放左大腿,維持核心穩定。
  4. 身體微微向前傾,感受右腿後側的拉伸感,避免駝背。
  5. 維持 20-30 秒,換邊重複動作。


重點提示:
✅ 避免拱背,保持頸部放鬆,以免造成額外壓力。
✅ 拉伸時動作要緩慢,避免突然用力向前壓。


臀部與髖部伸展


目標肌群:臀大肌、髖部、下背部。

臀部與髖部伸展

步驟:

  1. 坐在椅子上,保持背部打直,雙腳踩地。
  2. 將右腳踝放在左膝上,形成「4」字型。
  3. 雙手輕放在右腿上,核心收緊,保持平衡。
  4. 身體微微前傾,感受臀部與髖部的拉伸感。
  5. 維持 20-30 秒,換邊重複動作。


重點提示:
✅ 感覺臀部緊繃,代表動作正確,可調整前傾幅度來控制強度。
✅ 避免拱背或聳肩,保持上半身穩定。


胸肩擴展與上背拉伸


目標肌群:胸肌、肩膀、上背部。

胸部擴展跟上背拉伸

步驟:

1️⃣ 胸部擴展(開展動作)

  1. 雙手向後交握,手指交叉。
  2. 慢慢將手臂往後抬高,同時打開胸腔。
  3. 肩膀下沉,避免聳肩,感受胸部與肩膀的拉伸感。
  4. 維持 20-30 秒,穩定呼吸。

2️⃣ 上背拉伸(合起動作)

  1. 雙手手臂呈90度,靠攏立於胸前。
  2. 將手臂打開(如蚌殼那樣),肩頸保持放鬆。
  3. 開闔間感受上背舒展跟擠壓感
  4. 可做10-15次,可配合深呼吸加強效果。


重點提示:
✅ 交替進行,讓胸部與上背部都獲得伸展,達到平衡。
✅ 過程中避免聳肩或過度用力,保持自然放鬆狀態。

可以看看以下伸展影片教學:

❤️貼心提醒: 也可伸展完針對比較痠的位置用正光痠痛油膏局部按摩舒緩一下,如需加強可以再貼上正光金絲膏。(如要加強效果注意貼布要貼下去的周邊不要有油膏,以免容易脫落)



二、痠痛舒緩:沿路不怕肌肉抗議!


遶境過程中,長時間的步行和跪拜、拍照等各種動作,容易使肌肉和關節不堪負荷,以下是常見酸痛狀況及舒緩方式:


1. 足底痠痛


原因:步行時間過長,導致足底痠痛及足底筋膜發炎。
舒緩方法: 休息時抬腿,幫助血液回流。 可以在出發前先足底貼正光金絲膏貼布,休息時用痠痛油膏雙手輕輕按摩促進放鬆。


足底筋膜炎可以這樣貼,給足弓多一點支持


長時間徒步貼腳底,持續涼感也能緩解腳底壓力

特別提醒:
此方法為愛用者回饋預防,請遵循貼布使用注意事項,勿使用已經有傷口或水泡的腳底。
腳底一樣要留意貼的時間不要過長,3-5小時依個人狀況實際更換
如果痠痛或不適持續加劇,建議適時休息,必要時尋求專業醫師建議!



2. 膝蓋關節及小腿痠痛


原因:下跪禮拜或長距離步行造成關節壓力及肌肉痠痛。
舒緩方法: 貼上正光金絲膏貼布,穩定膝蓋關節,減少磨損感。 休息時,可搭配正光痠痛油膏進行膝蓋環繞按摩,促進循環。


按摩舒緩


搓熱手掌(30秒)

雙手互相摩擦至掌心溫熱。 將手掌覆蓋在膝蓋上,感受熱度傳遞,促進血液循環。


膝蓋周圍+小腿按摩(2分鐘)

按摩時先在膝蓋處抹上一些正光痠痛油膏,舒緩放鬆,油膏還能推拿局部。


1️⃣ 膝蓋周圍按摩(約 1 分鐘) 雙手沿著膝蓋正中央的髕骨周圍,輕柔按摩。 力道由輕到重,從 膝蓋上方 → 兩側 → 下方 → 膝窩’ 依序進行。

  • 上方(股四頭肌肌腱處):雙手指腹按壓大腿下緣,舒緩股四頭肌對膝蓋的拉扯。
  • 兩側(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手指沿著膝蓋兩側來回按壓,減少僵硬。
  • 下方(髕韌帶):輕壓髕骨下方,緩解韌帶緊繃感。
  • 膝窩:用 2 指或 4 指輕壓膝窩肌肉,再輕柔撥開,幫助放鬆後方緊繃點。

2️⃣ 小腿按摩(約 1 分鐘)
  1. 雙手包覆小腿,從腳踝往上推壓,促進血液回流。
  2. 以大拇指按壓小腿肚(腓腸肌、比目魚肌),找到緊繃點稍微停留。
  3. 可搭配指關節或手掌,由下往上畫圓按摩,提高舒緩效果。
  4. 最後輕拍或輕抖小腿肌肉,加強放鬆感。

重點提示
✅ 按摩時放鬆膝蓋與小腿,避免過度用力。
✅ 若有酸痛點,可稍作停留 5-10 秒,再緩慢釋放。



3. 腰背痠痛


可能原因: 長時間背負背包,重心不當,導致肩膀、上背與下背緊繃。 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如站立、行走、久坐)造成肌肉疲勞與壓力累積。

改善方法
1️⃣ 調整背包重量與重心: 背包重量盡量控制在體重的 10-15% 以內,避免過度負擔。 重心放在背部中間,物品較重的部分應靠近身體,減少腰椎壓力。

2️⃣ 正確背負方式: 背包應緊貼身體,調整肩帶長度,避免下墜導致過度拉扯肩膀。 確實扣上胸扣與腰帶,減少背包晃動,分散重量,降低肩膀與下背壓力。

舒緩方法

  1. 在痠痛部位(上背、肩膀、下背)塗抹適量「正光痠痛油膏」,幫助舒緩放鬆,潤滑肌膚以利按摩。
  2. 雙手放在後腰,拇指置於脊椎兩側,四指在腰側(或用握拳方式)。
  3. 用拇指(或拳頭)以畫圈方式,由下往上按揉背部肌肉,慢慢增加壓力,感受肌肉放鬆。
  4. 可搭配「揉捏」手法,如搓揉麵糰般拉動肌肉,幫助深層放鬆。


4. 肩頸痠痛


原因:長時間持香、抬旗、使用手機拍攝導致肩頸疲勞

舒緩方法:

1️⃣ 拉伸舒展(改善肩頸僵硬)

動作:

  1. 側向頸部伸展 站直或坐正,保持核心穩定,不駝背。
  2. 用左手伸過頭頂,輕輕放在右邊太陽穴。
  3. 緩緩向左側壓頭部,直到感受到右側頸部的拉伸感(避免過度用力)。
  4. 5-10 秒,然後換邊。 重複 2-3 次,幫助舒緩緊繃的頸部肌群。

2️⃣ 按摩舒緩(深層放鬆肩膀與頸部)

搭配「正光痠痛油膏」按摩加強舒緩

  1. 在肩膀與頸部塗抹「正光痠痛油膏」,幫助舒緩放鬆。
  2. 用右手按摩左肩,四指伸向後肩,施力將肌肉往前撥,幫助舒緩緊繃感。
  3. 按壓時適度用力,找到僵硬點時可稍作停留 5 秒,幫助深層放鬆。
  4. 按摩完左邊後,換右邊重複動作。

整個過程約 3-5 分鐘,可視需求每天 1-2 次。


自我按摩小訣竅

  • 力道:微微痠痛即可,避免過度壓迫。
  • 節奏:慢而穩定,配合深呼吸。
  • 頻率:徒步後可立即進行,平時也可每週2-3次保養膝蓋。



三、沿途健康突發狀況及對策


1. 水泡


症狀:摩擦後出現皮膚紅腫、透明水泡,伴隨刺痛感。

應對: 盡量避免刺破水泡,保持乾燥清潔。 若水泡破裂,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並塗抹正光痠痛油膏保護傷口。 大面積水泡或感染紅腫時,應諮詢專業醫師。

預防: 避免穿新鞋,穿合適習慣鞋子,搭配厚襪子或五指襪 徒步前可在易摩擦處貼上正光金絲膏或腳趾間可以抹正光痠痛油膏 長途步行時,適時休息並更換濕掉的襪子。

詳細處理方式可以看2017年大甲媽繞境攻略:水泡預防及處理




2. 中暑和熱衰竭


症狀:頭暈、噁心、冒冷汗。

應對: 立即移動至陰涼處,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在太陽穴、後頸部塗抹 正光勁油,幫助清涼醒腦。 也可以貼正光金絲膏在後頸正中間或肩膀交界處兩側(胸鎖乳突肌),清涼降溫也能幫助循環

預防: 徒步過程應隨時補充水分,避免口渴才喝水。 穿著透氣、淺色衣物,並戴帽子或遮陽裝備。 高溫時段避免長時間曝曬,適時休息。 隨身攜帶正光勁油,塗抹頸後清涼消暑。



3. 蚊蟲叮咬


症狀:紅腫、發癢。

應對: 在被叮咬部位塗抹 正光勁油,有效止癢消腫。 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預防: 徒步前塗抹防蚊液,避免暴露皮膚。 穿著淺色長袖、長褲,防曬還能降低被叮咬機率。 停留休息時,避免接近水邊或草叢。



4. 暈車和頭暈


症狀:搭乘接駁車或徒步過程中出現頭暈、噁心感。

應對: 於耳後、太陽穴塗抹 正光勁油,緩解不適。 深呼吸、注視遠方,穩定平衡感。

預防: 出發前避免過量進食油膩或辛辣食物。 搭車時選擇靠前座位,並保持良好通風。 隨身攜帶 正光勁油 以備不時之需。



5. 火燙傷及無名腫痛


症狀:接觸燙熱物體(誤觸香等)或碰撞後出現小腫痛、發紅。

應對: 使用冷水沖洗燙傷部位,避免起泡。 塗抹 正光勁油,具舒緩燙傷不適及消腫功效。 確保傷處保持清潔,避免感染。 (大面積還是建議就醫,這邊建議小燙傷使用)

預防: 敬拜拿香時記得留神四周,也避免自己的去燙到別人 準備簡易急救包,應對突發燙傷。

特別提醒:遶境過程會遇到很多鞭炮,大家一定要~眼觀六路 耳聽八方~安全第一!謹記燒燙傷處理5步驟「沖、脫、泡、蓋、送


隨身小錦囊


攜帶一瓶「正光勁油」,不僅能舒緩肌肉痠痛,還能止癢、防蚊、解暈、護理小燙傷,一瓶多用途,貼心守護每一步。



“正光”正光痠痛油膏,全聯、寶雅跟美聯社都有在賣,被譽為家庭必備萬用膏。除了油膏質地適合舒緩按摩,能減輕及舒緩筋骨疼痛、風濕疼痛等痠痛症狀。還可改善中暑暈眩、舟車暈浪造成的不適,對蚊蟲咬傷具止癢、止痛、消腫作用,亦能緩解輕微刀創傷疼痛、淡淡的薰衣草香味還能紓解壓力。



最後肯定不能少了熱銷55年的正光金絲膏,漢方中藥,不含類固醇不傷肝,天然有效!對於運動痠痛、扭傷、閃傷、跌打損傷、黑青、瘀血、肩膀痠痛、筋骨痠痛及新傷所造成之紅腫等,均有良好之療效。



信仰的力量,正光陪你邁開健康的步伐!


正光跟隨大甲媽祖遶境義診義賣已邁入第14年,如果有任何痠痛問題都可以到正光攤位找我們,攤位地點鎖定『正光金絲虎保健室』,現場除了免費義診按摩,攤位上義賣產品不扣成本全數捐給該場弱勢團體,歡迎您一起來消除痠痛做公益。

這是一場與媽祖同行、與自我對話的旅程。正光幫您提前做好準備、掌握痠痛預防和舒緩技巧,就能讓你更無後顧之憂地完成這場300多公里的信仰之旅。

記得隨身攜帶「正光金絲膏」、「正光痠痛油膏」和「正光勁油」,讓正光陪你一路平安、健康前行!


衛部中藥廣字 第 1080710009 號
衛部中藥廣字 第 1080910012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