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春雨輕灑,櫻花正好
雨水潤櫻,春色初綻
2月18日,太陽悄悄走到黃經330度,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這個時候,氣溫慢慢升高,雨滴輕輕灑落,像是大地溫柔喚醒沉睡的萬物,空氣中彷彿都飄著一絲清新與生機。
說到雨水,怎能不提與它最搭配的春日主角——櫻花!隨著春雨灑落,櫻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紛紛在枝頭綻放,粉粉嫩嫩的花瓣在微風中搖曳,彷彿在對你眨眼微笑。
雨水節氣的浪漫之旅
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山櫻花,又叫緋櫻或台灣緋寒櫻。它通常在1月至3月間,而雨水這時期大多能欣賞到滿山遍野盛開的模樣!鮮豔奪目的粉紅或緋紅色花朵,猶如為初春的大地披上一層浪漫濾鏡。
除了山櫻花,台灣還有許多不同的櫻花一起譜出春日序曲,這邊整理了賞櫻好選擇:
- 陽明山國家公園: 擁有山櫻花、八重櫻及吉野櫻,與壯麗山景交織成詩意畫卷。還可以同時欣賞杜鵑花,並享受泡湯樂趣。
-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春季櫻花大道盛開,搭配阿里山小火車,浪漫氛圍無與倫比。結合日出、雲海、櫻花,更是攝影愛好者的最愛。
- 武陵農場: 擁有壯觀的櫻花林海,櫻花品種豐富,花期較長,可以欣賞到不同櫻花之美。搭配高山景致,令人陶醉。
- 九族文化村: 櫻花祭期間,結合原住民文化與璀璨燈飾,別具風情。除了賞櫻,還可以體驗原住民文化,欣賞精彩表演。
其他賞櫻地點還包括淡水天元宮、新竹司馬庫斯、南投杉林溪等。賞櫻前建議查詢各地花況,注意保暖,避開人潮,並愛護環境。
雨水潤物,養生之道
雨水節氣氣候逐漸轉濕,早晚溫差明顯,這段期間養生的關鍵在於防寒保暖、調節身心、促進氣血循環。適當調整生活習慣,能有效提升身體免疫力,保持健康活力。下面整理了一些養生與穴位按摩,一起來試試看:
雨水養生小貼士
- 保暖防濕:早晚氣溫較低,建議適時添加外套,特別是保護膝蓋、腰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預防濕寒侵襲。
- 飲食調理:以清淡為主,多攝取富含維生素的蔬果,如柳橙、奇異果、菠菜等,幫助增強免疫力、補充抗氧化營養素。
- 適度運動與拉伸:建議進行溫和的伸展運動,如瑜伽的貓牛式、前屈拉伸、肩頸伸展等,有助於舒緩筋骨、提升柔軟度,並促進氣血流通。
- 情緒調節:保持心情愉悅,多親近大自然,如欣賞櫻花、呼吸新鮮空氣,有助於放鬆心情、舒緩壓力。
穴位養生-護脾胃 祛濕散寒
雨水節氣氣候濕潤、早晚溫差大,人體容易受到濕氣和寒氣的影響,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脾胃功能失調,進而出現疲倦、四肢沉重或關節痠痛等不適。此時穴位養生的核心在於調理脾胃、祛濕散寒、促進氣血循環,幫助身體適應季節變化。
足三里穴
- 位置:位於膝蓋外側下方約三指寬處(脛骨前脊旁開約一橫指)。
- 功效:強健脾胃、提升免疫力、促進消化及氣血循環,適合日常保健。
-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壓打圈,輕揉3-5分鐘,感覺微酸脹即可。
三陰交穴
- 位置:腳踝內側,從內踝尖往上量約四指寬處,脛骨內側後緣。
- 功效:調理脾胃功能、促進氣血循環,改善水腫、經期不適及調節內分泌。
- 按摩方法:以指腹按壓至微熱,每次約3分鐘,左右腳交替進行。
合谷穴
- 位置:位於手背,拇指與食指間的虎口處,按壓時感覺痠脹為準。
- 功效:疏風解表、緩解頭痛、鼻塞、肩頸痠痛,並可幫助減輕壓力、促進全身氣血流通。
- 按摩方法:以拇指用力按壓,感覺微酸麻,每側手按壓2-3分鐘。
陰陵泉穴
- 位置:位於膝蓋內側下方,脛骨內側凹陷處。
- 功效:利濕消腫、健脾祛濕,特別適合雨水節氣濕氣較重時使用,幫助排除體內濕氣,改善浮腫感。
-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指節按壓,輕揉至局部有溫熱感,每次3-5分鐘。

✅ 按摩小提醒:
- 每日可選擇1-2個穴位進行按摩,每個穴位按壓約3-5分鐘。
- 力道以感覺舒適、微酸脹為宜,不需過度用力。
- 按摩後可搭配溫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加強保健效果。
正光與你健康同行
在這個春意漸濃的雨水節氣,正光守護您的健康。無論是換季造成的痠痛不適,或是因溼冷多變天氣帶來的關節僵硬,正光溫感系列產品,都能為您提供溫暖貼心的呵護,與您一同迎接煥然一新的春天。
正光,與你健康同行,讓每個節氣都充滿健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