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光金絲貼新品上市 天然草本快速舒緩

驚蟄:雷聲響生新綠,木棉紅添春光

「驚蟄」這名字怎麼來的?原來跟蟲蟲有關!


驚蟄,字面意思就是「驚醒冬眠的蟲子」。古人認為,到了這個節氣,春雷響起,把躲在土裡冬眠的小動物、昆蟲都震醒了,所以叫「驚蟄」。唐代詩人韋應物在《觀田家》裡寫:「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意思就是,一場春雨後,百草充滿生機,春雷一響,蟲蛇開始活動,萬物進入開機模式!這不只是動物的喚醒時刻,也是農民開始春耕的重要信號。所以,驚蟄不只是「驚醒蟄伏的昆蟲」,更象徵著生命力滿滿的春天正式上線!


二十四節氣-驚蟄


春雷喚醒的英雄之花:木棉花


你知道嗎? 驚蟄不只是春雷乍響、萬物復甦的時刻,也是木棉花盛開的季節。當雷聲劃破天際,冬眠的萬物甦醒,大地開始變得熱鬧,這時候,橘紅色的木棉花也悄然綻放,為春天增添一抹熱烈的色彩。木棉花不僅美,更象徵著堅韌與英勇,因此又被稱為「英雄樹」。它不畏風雨,花開時大氣磅礴,凋落時灑脫自在,彷彿在告訴我們,人生就該勇敢無畏、豪邁前行。

驚蟄前一天木棉花已悄悄綻放

(驚蟄前一天木棉花已悄悄開始綻放)

全台賞木棉花,彰化更精彩!


全台北中南都有不少迷人的木棉花景點,但如果想來場特別的春日花旅,彰化絕對是最佳選擇。這裡有百年木棉樹,還有三段熱門的木棉花道。


田中百年木棉樹-全台最長壽的木棉樹

這顆百年木棉樹位於田中三民社區內,面向參天宮廟的左邊小巷裡面。

在三民社區,一共有4棵百年老樹,木棉老樹正是其中之一,它見證了這塊土地百年來的變遷,也曾因雷擊與人為因素而瀕臨枯亡,還好有村民的覺醒與縣府、農業局植病專家一同努力,讓它奇蹟般重獲生機。如今,它再次綻放火紅木棉花。走進三民社區,來看看這棵有故事的老木棉樹,然後可以往後面到老樹公園走走,看看2棵百年茄冬樹(其中一棵為夫妻樹)跟百年芒果樹,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篇章!

田中百年木棉樹,攝於驚蟄前一週
(田中百年木棉樹,攝於驚蟄前一週)

東螺溪木棉道(埤頭段 & 二林段)

這條木棉花道其中以二林木棉道最受歡迎,沿著東螺溪綿延約2公里,滿開時彷彿一條燃燒的橘紅色長廊,非常壯觀。
埤頭段:導航「北斗駕駛訓練班」,於路口即可見到木棉花入口。
二林段:導航「二林木棉花」,或直接輸入彰化縣二林鎮二溪路七段。


竹塘木棉道 – 隱藏版賞花秘境

這條木棉道雖然長度僅約100公尺,但種滿30到40棵木棉樹,周圍是廣闊的稻田,紅色的木棉花與翠綠稻田交織出獨特的景色。因需翻越堤岸,並且地點較為隱密,因此被稱為木棉花的秘境。 地點:導航至彰化縣竹塘鄉九塊厝堤防69號。


想探索更多賞木棉花的景點,可以參考農業易遊網



驚蟄養生指南:順應春季生機,提升健康活力


飲食建議


春天屬於陽氣生發的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逐漸加快,此時應選擇有助於養肝補血、促進循環的食物來維持身體機能的平衡。驚蟄後氣溫變化仍然較大,適當的溫補與清淡飲食能幫助身體適應季節轉換,避免過度燥熱或寒涼。


  • 溫補食材:紅棗、枸杞、黃耆,幫助補氣養血,增強身體抵抗力。
  • 適量辛香食材:如薑、蔥、蒜、韭菜,可促進新陳代謝,驅寒散濕,減少春季容易發生的身體疲乏與感冒。
  • 清淡飲食:少吃油膩與燥熱食物,避免肝火旺盛,降低因氣溫變化引起的不適,如口乾舌燥、易怒與皮膚問題。

生活習慣調整建議


除了飲食調理,生活習慣的調整同樣重要,以幫助身體適應氣候變化,維持平衡與活力。


  1. 早睡早起,順應陽氣生發
    春季陽氣逐漸上升,作息應當與自然節律同步,建議 晚上11點前入睡,清晨6-7點起床,讓身體順應春天的生發之氣,有助於提升精神與氣血運行。
  2. 適度運動,促進氣血流通
    驚蟄時節適合進行 舒緩型運動,如 太極、瑜伽、快走、登山 等,幫助氣血循環並提升體力。尤其是晨間運動,有助於喚醒身體活力,促進新陳代謝。
  3. 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春天對應人體的「肝」,肝氣旺盛時容易導致情緒波動,建議透過 冥想、深呼吸、音樂放鬆 來平衡情緒,避免怒氣傷肝,讓精神保持穩定愉悅。
  4. 適當曬太陽,補充陽氣
    驚蟄後氣溫漸暖,適時外出曬太陽,能夠提升體內陽氣,促進維生素 D 合成,增強免疫力。每天曬太陽10-15分鐘,有助於強健體質,驅除體內寒氣。
  5. 避免受寒,調整穿衣
    雖然氣溫回暖,但早晚溫差仍然較大,應 遵循「春捂」原則,避免過早換上單薄衣物。建議多穿洋蔥式穿搭,視天氣變化增減衣物,以防風寒入侵。


穴位養生:疏通經絡,增強體能


驚蟄時節,萬物復甦,人體的陽氣也逐漸升發,此時養生的核心在於疏肝理氣、促進血液循環、平衡內在能量。透過按摩太衝穴來調節肝氣,緩解春季常見的焦躁與疲勞;刺激足三里提升免疫力,增強脾胃運化能力;按壓風池穴促進氣血流通,減少春季常見的過敏與頭部不適。適時刺激這些穴位,有助於讓身體適應季節變化,保持精力充沛、氣血暢通,迎接春天的活力。


太衝穴


  • 位置:位於足背大拇指與第二趾骨縫交界處,按壓時有酸脹感
  • 功效:疏肝理氣,減少因春季肝火旺盛引起的焦躁、頭暈及情緒不穩定。
  • 按摩方法:以拇指按壓,配合深呼吸,每次按壓5-10秒,重複3-5分鐘。

足三里


  • 位置:位於小腿外側,膝蓋髕骨下方四指距離處,脛骨外側
  • 功效:提升免疫力,促進消化功能,增強體力,適合春季調理脾胃。
  • 按摩方法:以拇指或食指按壓,感覺微酸即可,每次按壓約5秒,連續刺激3-5分鐘,或敲打30-50下。

風池穴


  • 位置:位於後頸部兩側,耳後枕骨下的凹陷處
  • 功效:舒緩肩頸僵硬,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天氣變化引起的頭痛與過敏症狀。
  •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輕壓或旋轉按摩,每次約30秒,反覆3-5分鐘,有助於緩解疲勞與緊繃感。
驚蟄穴位養生這樣按


正光邀您一起走出戶外,健康同行!


驚蟄不僅是春天的序曲,更是提醒我們該動起來了!春天萬物生機勃勃,何不趁此時節,走出戶外,親近大自然?正光鼓勵大家適當運動,無論是賞花健行、騎單車,還是來場輕旅行,讓身體感受陽光與春風的洗禮。記得帶上正光勁油,讓你出遊沒煩惱,你只管輕鬆享受春天的活力與美好!


這個春天,讓我們迎接驚蟄的能量,走出戶外,健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