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ove Earth,從我開始!
不只今天,是愛地球的每一天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一天,全球數十億人被提醒關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然而,儘管每年都有各式各樣的響應活動,地球卻仍以驚人速度遭受侵蝕,北極熊在融冰裡無助划水,珊瑚礁在漂白中無聲尖叫,而我們則在冷氣房裡搜尋「如何面對劇變的氣候」。
別覺得自己的力量微薄,我們可以一起「Re-love Earth. 從我開始。」落實「不只今天,是愛地球的每一天。」 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是對每一個你我發出的真誠邀請,邀請你我重新定義對地球的愛,並將這份愛化為日常生活的持續行動。
從「覺醒」到「Re-love」:世界地球日的由來與今日的意義
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70年。丹尼斯·A·海斯(Denis Allen Hayes)組織發起了一場草根運動,選在4月22日,串聯起美國各地數百萬民眾,共同為環境發聲。第一次地球日的巨大迴響,促成了美國環保法案的誕生,是人類環保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從那時的「覺醒」到今天的「Re-love」,反映了我們對地球關係理解的深化。過去,我們可能認為環保是大聲疾呼、大型運動。而「Re-love Earth. 從我開始。」則提醒我們,這份愛是個人的、內在的,需要重新連結、重新珍視。它肯定了每個個體行動的力量,因為唯有「從我開始」,這份愛與行動才能落地生根。
為何需要「Re-love」?地球目前面臨的嚴峻考驗
為何我們如此迫切需要「Re-love Earth」並將這份愛融入「每一天」?因為,我們唯一的家園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多項環境問題已是刻不容緩:
- 氣候災難加劇: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頻率與強度升高。2023年加拿大野火燒出647兆噸碳排量;2024 年全球共發生 383 起重大災害事件,風暴與洪水為主要災害類型,合計佔比超過 75%;2025年初就有加州南部、日本、韓國等各地嚴重山火...
- 污染無孔不入:塑膠微粒已在海洋、生物體甚至我們的血液中被發現。空污與有毒廢水不再是邊緣問題,而是全球性健康危機。
- 生物多樣性崩解:我們正經歷地球第六次大滅絕,數以萬計物種迅速消失,生態系統平衡岌岌可危。
- 資源超載使用:人類對水源、森林、礦產的開採速度,遠超自然再生的能力。
而這一切的根源,其實都來自人類長久以來的生活模式與選擇。因此,「Re-love Earth」不是一次性的情感表達,而是需要透過「每一天」的覺察與努力,去改變那些對地球造成傷害的習慣。
「從我開始」、「每一天」:我們可以怎麼做?
將「Re-love Earth,從我開始」、「不只今天,是愛地球的每一天」的理念付諸實踐,其實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從我開始」的「每一天」行動,匯聚起來就是改變的力量:
- 減量與重複使用:自備購物袋、餐具、水瓶,減少不必要消費與一次性用品。
- 確實分類與回收:讓資源真正回到循環,不讓垃圾污染生態。
- 節能習慣養成:隨手關電源、調整空調、使用高效能產品。
- 節約用水:簡化沖澡、回收用水、修復漏水設施。
- 綠色交通:步行、騎車、搭乘大眾運輸,減少碳排放。
- 支持永續品牌:購買當地、當季、低碳足跡的產品,支持環保友善的企業。
- 分享與關注:將自己的小改變分享出去,一起形成更大的影響力。
這些行動或許看似微小,但當每一個「我」都在「每一天」付出這樣的努力時,它所累積的正向影響將是無可估量的。「從我開始」制定一套屬於自己愛地球的方式落實在每一天。
健康,來自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正光始終相信,療癒不只是對身體的修復,更是對自然的敬重與回應。 我們以天然草本為基底,選用中藥古法製程,減少不必要的化學負擔,只為給身體天然,零負擔的照顧方式。不過,一個人的健康,與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清淨的空氣、水質、健康的土壤,都是構成美好生活的基石。
正光鼓勵大家關注自身的循環與平衡,而這也應擴展到對地球生態循環的關懷。將愛地球融入「每一天」,選擇對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不僅是為了地球的健康,也是為了我們自己以及後代的健康與福祉。這就像是照顧自己的身體一樣,需要持續的、細緻的「從我開始」的努力。
「Re-love Earth. 從我開始。不只今天,是愛地球的每一天。」這是一份承諾,是重新點燃對地球熱愛的火花,並讓這份熱情化為日常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行動。
讓環保不只是一個口號,不只在地球日被提起。從今天起,從你我開始,將這份愛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為地球的永續未來,共同努力,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