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暑未盡,秋已近,金針花開好忘憂
處暑到,暑氣還沒走,秋意就先來敲門

太陽還在發燙,汗還在流,但夜晚的風卻悄悄變涼了。
每年8月22~24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意思是暑氣開始「止步」。
不過別高興太早,這時還有一隻「秋老虎」在暗中發威,熱得像回馬槍,讓人又悶又累。
加上濕氣不退、氣溫忽冷忽熱,最容易出現「秋乏」:
😵 睡不飽、吃不下、提不起勁。
尤其對中老年人或體質較弱者來說,更容易出現頭昏、脹悶、胃口差等不適。
所以這節氣養生要記住: 養陰潤燥、健脾祛濕、情緒收斂,才不會被天氣拖著跑。
而我們選擇金針花作為處暑代表花——不只因為它金黃療癒、可以賞也能吃,更因為它是「忘憂草」,能在這段暑氣未了、心氣浮動的時光裡,柔柔安慰你。
金針花:一朵會忘憂的黃金小花

金針花,又名萱草、忘憂草,是東方文化裡最溫柔的花之一。
古人會種萱於北堂,願母親能忘卻憂煩。《詩經》裡早有記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自此,「萱草忘憂」成了詩人們一代代傳頌的柔軟情意。
它不只是詩詞裡的意象,也真實存在於我們的餐桌與田野中。
金針花可賞可食,乾燥後的「黃花菜」在中醫裡可是實打實的食補寶藏:
補血養氣:富含鐵質,對氣色與貧血有幫助
安神助眠:含天然鈣質,有助放鬆、改善焦慮與淺眠
清熱利濕:甘涼之性,能協助身體排出暑濕與腫脹不適
📌 貼心提醒:新鮮金針花內含秋水仙鹼,必須徹底加熱後食用,千萬別生吃。市售乾金針花已處理過,可安心料理。
哪裡可以看見她?
每年8~9月正值盛開期,東部山頭就會變成一片金黃色的夢境:
花蓮六十石山、赤柯山、台東太麻里,山頭如灑落陽光,整片花海隨風搖曳,讓人一秒忘憂。
而在中部地區,金針花季來得早些,多半在六月前就完成採收。但若你細心留意,仍能在彰化鄉間、社區圃地偷偷遇見它——在不經意的午後,開出一小片寧靜、療癒的金黃。
從田野黃花,到日常秋養
看完金針花在田間搖曳,也該回頭照顧一下自己的身體了。
從立秋到處暑,是秋天的序章,這段時間的養生關鍵就藏在兩個字裡:「收」與「潤」。
秋天屬肺,燥氣當令。若沒顧好,很容易出現嘴破、皮膚癢、乾咳、便祕這些「秋燥」症狀。
好消息是——只要跟著節氣的節奏慢下來,吃得對、動得巧、睡得穩,身體自然會順起來。
秋日養生這樣做,簡單記四件事:
1. 吃白不吃辣,潤肺最重要
白色又水潤的食物最適合秋天!
像是百合、白木耳、蓮藕、山藥、金針花、水梨、蜂蜜等,都能幫你潤肺生津、補氣養陰。
👉 不建議狂吃蔥蒜辣椒、烤炸重鹹,會火上加燥。
2. 酸味收斂肺氣,適合微微加一點
秋天肺氣容易「外洩」,適度補充酸味可以幫肺「收斂一下」。
推薦:烏梅汁、蘋果、葡萄、桂花釀檸檬水
3. 情緒慢一拍,心氣也要收
秋主「悲」,天氣轉變容易牽動情緒。
此時要讓心靜下來,可以散步、看花、泡腳、寫字,讓身體與心同步緩和下來。
4. 早睡早起,才跟得上秋的節奏
秋天陽氣漸弱、陰氣漸長,早睡幫助養陰、早起接納晨氣。
👉 建議:晚上11點前上床,早上起床後可做5分鐘伸展+喝溫水醒腸
(我們雖然無法跟著蔡依林一起9:30睡覺,但我們可以盡量~~~🤣)
穴位保健:按對時間點,身體更聽話
秋天,是養陰的季節,也是讓身體「從動轉靜」的好時機。
除了吃得對、睡得早、心放鬆,其實,按對穴位、按對時辰,也能讓身體更順應節氣,少點痠痛、多點舒暢。
尤其處暑過後,日夜溫差大、陰陽在體內拉扯——容易早上頭昏昏、晚上睡不著。
這時不妨跟著節氣節奏,早晚各花一點時間,幫身體「打通關節、安頓氣血」。
☀️ 早上按|提神醒腦、健脾益氣

✅ 合谷穴
- 位置: 手背虎口,拇指與食指間肌肉隆起處。
- 功效: 疏風解表、提神醒腦、緩解頭痛。
- 適合對象: 常感冒、肩頸僵硬、早上起床容易無力者。
✅ 足三里
- 位置: 膝蓋下緣往下約三指寬,脛骨旁凹陷處。
- 功效: 健脾和胃、補氣養血、提升免疫力。
- 適合對象: 體虛疲憊、腸胃虛弱、容易腹瀉者。
✅ 迎香穴
- 位置: 鼻翼外緣、法令紋上凹陷處。
- 功效: 通鼻竅、清頭目、醒神氣、潤肺氣。
- 適合對象: 常過敏鼻塞、秋燥咳嗽、早晨鼻水狂流者。
📌 建議時間: 早上 7:00~11:00 按壓效果最佳,每穴 1~2 分鐘,可搭配深呼吸、揉按或輕拍。
🌙 晚上按|養陰潤燥、安神助眠

✅ 太溪穴
- 位置: 內踝與腳跟間凹陷處(脈搏可摸到跳動)。
- 功效: 補腎養陰、潤肺止咳、改善睡眠。
- 適合對象: 乾咳、夜尿多、容易失眠者。
✅ 三陰交
- 位置: 內踝尖往上三指寬,脛骨後緣凹陷處。
- 功效: 養血調經、滋陰安神、健脾補肝腎。
- 適合對象: 月經不調、失眠多夢、體質虛寒者。
✅ 湧泉穴
- 位置: 腳底前三分之一處的凹陷(腳掌彎曲時最凹的地方)。
- 功效: 引氣下行、降虛火、安神定心。
- 適合對象: 煩躁、心悸、頭熱腳冷、容易驚醒者。
📌 建議時間: 晚間泡腳後或睡前 30 分鐘最適合,每穴輕揉 1~3 分鐘,可用手指或刮痧棒溫柔按壓。 ❤️ 可搭配勁霜或精油膏~加強舒緩喔!
正光陪你貼近身體的節奏,與你一同慢下來
季節會轉,天氣會變,但身體的訊號從不說謊。 痠的地方、緊的部位,常常就是它在提醒你:「嘿,是時候放慢腳步了。」
正光陪你一起懂得聽身體的語言,對抗季節裡那些隱隱作痛的時刻—— 貼得上肩頸、也貼得進生活節奏,讓你在變化之中多一點穩定、少一點負擔。
這個處暑,不一定要大補什麼, 只要一碗溫潤的金針花雞湯、一片剛剛好的貼布、一個願意停下的你, 就能安然過完這場「夏末轉場」的日子。
慢一點,貼近自己一點。 正光在這裡,陪你過好這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