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光金絲貼新品上市 天然草本快速舒緩

止痛消炎藥 Diclofenac(待克菲那)列藥害救濟前5名可疑藥品

注意!常見的止痛藥物「待克菲那」的風險與藥害救濟制度


待克菲那(Diclofenac)是市售痠痛貼布及多種止痛消炎藥中的常見成分,在2021年健保申報量高達1.1億元,顯示它是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藥物之一。然而,這種藥物位居歷年藥害救濟給付的第5位,已有超過100件與其相關的藥害救濟給付案例。患者在使用此類藥物後,如果出現眼腫、呼吸困難、蕁麻疹等不良反應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藥害救濟制度的背景與數據

我國的藥害救濟制度已實施24年,累計有2318例獲得給付。前5大可疑藥品包括治療痛風、抗癲癇及肺結核等藥物。根據規定,當民眾依醫師處方或藥師指示合法使用藥物時,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藥害救濟的給付金額根據不同的障礙程度,最高可達300萬元。


Diclofenac的用途與潛在風險

Diclofenac(待克菲那)是一種常見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用於緩解發炎、退燒、頭痛和肌肉痠痛。它除了口服藥片和兒童用栓劑外,還可以製成痠痛貼布和藥膏,廣泛用於緩解局部疼痛。

雖然Diclofenac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但仍然有潛在的健康風險。使用後若出現眼腫、呼吸困難、皮膚潰爛起水泡等症狀,應立即就醫。如果在第一次使用時過敏反應輕微,可能會被忽視,但再次使用時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過敏反應,應引起足夠的警覺。


其他容易引發不良反應的藥物

除了Diclofenac外,還有其他四種藥物也位居藥害救濟前列,容易引發不良反應:

  1. Allopurinol(安樂普利諾):治療痛風的藥物。
  2. Phenytoin(苯妥英):抗癲癇藥物。
  3. Rifampin(利福平)/Isoniazid(異煙肼)/Pyrazinamide(吡井醯胺):治療肺結核的藥物組合。
  4. Carbamazepine(卡巴氮平):另一種抗癲癇藥物。

這些藥物都在藥害救濟中有較高的案例數,使用時需要格外謹慎。


如何降低藥物不良反應風險

為了減少藥物使用帶來的不良反應風險,以下是幾個重要的注意事項:

  1. 遵從醫師或藥師的指示 在使用藥物前,應詳細閱讀並遵循醫師或藥師的指示,嚴格按照劑量和使用方法,不可隨意增加或減少藥量,避免自行更換藥物。

  2. 盡早報告異常反應 如果在用藥後出現任何不尋常的症狀,如眼腫、呼吸困難、皮疹蕁麻疹,務必立即向醫療專業人員報告,並盡早尋求醫療協助。

  3. 藥物過敏基因檢測 對於容易引發不良反應的藥物,建議在首次使用前進行藥物過敏基因檢測,這有助於評估個體對藥物的耐受性,降低不良反應的風險。

結論

待克菲那(Diclofenac)作為一種常見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雖然廣泛應用於痠痛貼布等日常藥物中,但也有藥害救濟案例顯示其可能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此外,其他治療痛風、抗癲癇和肺結核的藥物也容易引發不良反應。為了降低風險,患者應遵循醫師或藥師的指示用藥,並在出現異常反應時及早就醫。如果有需要,也可以進行藥物過敏基因檢測,保障自身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