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光金絲貼新品上市 天然草本快速舒緩

正視食品安全,保障食事健康

2018年,聯合國大會決議每年6月7日為「世界食品安全日」(World Food Safety Day)。世界衛生組織(WHO)強調,安全且營養的食品是維持生命和健康的關鍵。2020年,WHO呼籲「食品安全,人人有責」,強調食品安全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更是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共同責任,必須落實五大安全行動,包括安全保障、安全種植、安全經營、安全食用與團結經營。


2024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與WHO再次通過宣傳影片向全球倡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呼籲「沒有食品安全,就沒有糧食安全」。影片指出,全球仍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受到食源性疾病的危害,呼籲全民共同努力確保食品安全。



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識,預防食品中毒

每年5月至10月,台灣高溫潮濕,細菌滋生迅速,容易污染食物。一旦誤食被污染的食物,可能引發食品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臨床上,兩人以上食用相同食品後出現相同症狀,即為食品中毒,也稱為「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由進食受污染的飲水或食物引起,主要致病原因包括細菌、病毒、天然毒素及化學物質。其中,細菌性食品中毒最為常見,如沙門氏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強化飲食安全衛生,注意食品保存條件

食品中毒的細菌種類繁多,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能適應高溫乾燥環境,需至少加熱30分鐘至80℃以上才能殺滅。沙門氏菌常見於蛋類及肉類製品,而肉毒桿菌則多見於被污染的干貝醬與肉製品。未煮熟的海鮮,如生蠔和生魚片,也容易受腸炎弧菌污染。


為了避免食品中毒,我們應該遵循以下預防原則,確保日常飲食的安全:

  1. 保持手部清潔,料理食物前洗淨雙手,避免傷口接觸食物。
  2. 確保食物新鮮,選購時令新鮮的食材,並注意用水衛生。
  3. 生食與熟食分開處理,避免交叉污染。
  4. 食品應充分加熱,中心溫度至少達70℃以上,以殺滅細菌。
  5. 食物應避開7℃至60℃的「危險溫度帶」,加速細菌繁殖。
  6. 購買時注意營養標示與日期,避免食用過期或有害食品。


夏季飲食宜清淡,掌握少量多餐原則

夏季高溫,飲食應清淡,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及含咖啡因、酒精的飲品。平時可適量攝取養脾健胃的食物,幫助排濕清熱,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



正光製藥關心您的健康!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如遇疑似食品中毒情況,應立即就醫,並通報當地衛生單位處理,確保自己與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