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光金絲貼新品上市 天然草本快速舒緩

三代人的堅持與使命:七星藥局傳承與創新,續寫台灣藥業新篇章

初秋的午後,台灣各地開始進入午後雷雨的日常,嘉義小鎮的民雄也不例外。採訪這天非假日,約定時間已過了正午用餐時段,民雄火車站前又恢復是日的平靜與樸實氣質,與站前多家鵝肉店特色地方小吃,靜靜寫實小鎮風華。直到月台鈴聲響起劃破寧靜,隨著列車「喀隆〜喀隆〜」緩緩起步聲響,這才再度將我們的思緒重新拉回現實,繼續品味生命周而復始的日常。


照片來源:七星藥局

轉角來到七星藥局,映入眼簾的是溫潤雅緻的洗石子兩層房,屋前窗明几淨、朗朗明亮的偌大落地窗,就像一座小型時光迴廊,自成一格靜靜佇立街角,呼應民雄小鎮成為歲月靜好的風景。我們在這裡聆聽吳家藥師分享,關於那個年代的嘉義與民雄、阿公的創業故事、七星藥局的演進,以及家族醫藥世家的故事。一時之間七星藥局熱鬧非凡,吳至鎧藥師侃侃而談,爸媽在後方調劑櫃台綻放欣慰微笑,時而幫忙補充說明、時而父子拌嘴辯論,讓人感受天倫馨情。


從西藥房到藥局,七星守護小鎮居民健康

早年台灣醫藥尚未發展成熟,直到後來才陸續構建完整醫學院相關科系,可以自己培養國內的醫療專業人才。當時許多專業藥劑師,都是家境相對優渥的地方仕紳之子,他們大都留學日本內地,學成歸島後在病院、醫館上班,或自營藥局,擔任藥劑師為地方居民提供調劑與用藥諮詢等服務。但這些少數藥局與藥劑師尚無法滿足地方需求,因此出現西藥房為民眾解決醫藥問題。



有別於藥局裡正式科班畢業的藥劑師,西藥房的執業人員沒有接受過醫藥方面的正式學校教育,但他們卻可能擁有更豐富的「臨床」實務經驗,於是便向退役軍藥「租牌」經營西藥房。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一切都是因應需求而衍生出來的供給,畢竟當時的「病院」與「醫館」數量相當有限,只有少數有錢人才有經濟能力可以負擔看醫生的費用。至於一般市井小民,懷孕生子就找產婆,生病了也是自行服用掛在家門口的寄藥包,或是前往西藥房購藥服用。



當時吳家所掛的招牌,是「七星西藥房」,而非現在的「七星藥局」。阿公吳進先生年輕時,曾經在台北松山七星醫院擔任「醫佐」的工作,不僅白天要幫忙醫院的掛號、包藥、應對等工作,夜間若有人叩門求助醫師往診,也要即刻起身跟隨醫師外出前往。這份工作的本質就像醫師的「學徒」,與當時拜師學美髮與打鐵等一技之長的人們一樣,平時住在醫師家裡,跟著醫師起居生活與學習。歷練過程辛苦,卻扎扎實實奠定基礎,可說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數年後阿公回到家鄉民雄,在舊址民生路創立大榮西藥房,以「藥局生」身分開啟家族經營藥業之始。當時民雄是南來北往市集的集散地,火車站周遭人潮絡繹不絕,各種民生需求應運而生。然而地方只有滋生與護生堂兩間藥局由科班畢業藥師執業經營,無法滿足民眾醫藥需求,所以後來陸續出現許多西藥房為小鎮居民服務。阿公年輕時經驗豐富,加上醫師手把手指導的專業養成,深受大家信賴,婚後搬往新址中樂路,與太太專心經營七星西藥房,用心守護小鎮居民健康。



傳承藥師世家,演繹「Hub」角色任重道遠

第三代的吳至鎧藥師,大學也選擇了藥學系就讀,畢業後先是在北部工作磨練學習,直到前幾年才返回民雄,與父母一起經營自家的藥局。他雖然年紀輕,卻很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喜歡與不同領域的人們交流心得與想法,回鄉後更主動向父母提出七星藥局的一連串想法,希望老藥局在新時代裡承先啟後開創新局,不僅繼續為人們提供專業醫藥服務,同時可以肩負歷史傳承使命。



個性直爽的他表示,職涯會選擇藥師,全是被「逼」出來的,阿公逼阿爸,阿爸再逼兒子,因而發展出三代醫藥世家。藥師工作確實為他帶來成就感,因為專業提供正確藥品與用藥諮詢,而得到民眾的反饋與感謝,始終讓他於心珍惜。現實生活裡的「藥師」頭銜,讓他得以適才適任對「Hub」角色做最好詮釋,合理串聯家族空間、歷史記憶,以「七星藥局之子」身分持續進行著文化工作,讓自己與七星藥局有更多曝光機會,可以順利被找到、被看見。



許多人以為,七星藥局的改建計畫是吳至鎧藥師的創意,實則不然。他說自己只是提出想法取得爸爸「授權」,至於藥局裡的木櫃與公仔吉祥物等擺設,則多半是爸爸的收藏品,包括來自雜貨店的菸櫃、醫生館的醫生櫃、中藥行的工作桌等。後方的玻璃壁櫃,還是滋生藥局(民雄第一間藥局,由何登元藥師創立)的古文物,當年得知繼承父業的何明亮藥師移民紐西蘭,爸爸特別向何家收購後做整理,老家具因此再生被利用,不僅保留歷史文物,也傳承地方藥業的時代記憶。



至於藥品陳設,確實就是吳至鎧藥師的巧思了。他捨棄連鎖通路藥局裡的藥品擺放邏輯,沒有安排藥品固定位置,反而刻意在不同藥品之間留白騰出空間,也不擺放牌卡,反而能讓自己一目了然,即時明白藥品銷售情形。而後方壁櫃的陳設邏輯,則是根據功能區分保健品,分門別類將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C等做陳設,而廣告商品則根據品牌擺放,並且將日本品牌藥品放在最前方位置,營造藥妝店年輕氛圍。如此形塑的藥局空間規劃,更加俐落而且井然有序。



打造台灣藥業博物館,繼往開來永續經營

吳至鎧藥師在學校畢業後,決定把握時間進入藥師各種執業場域觀察與學習。在醫院,他學習處理並優化處方與調劑問題;在藥局,透過觀摩了解同業經營之道;在藥妝店,他把握機會大量認識日本藥品,了解各廠牌藥證期效、評估前景好壞,同時也觀察某些品牌如何能同時生產保健品、彩妝與保養品,又能兼顧各品項經營出好成績;至於在診所,則是學習醫師如何結合專業,向患者推薦、銷售診所藥局通路藥品。因為擁有明確目標、累積完整歷練,因而結合書本理論與工作現場實務,悟出屬於自己並適用七星藥局的經營心得。



對於老藥局如何通過時代考驗永續經營,吳至鎧藥師也謙虛以銷售末端角色,分享心得與看法。他認為老品牌永續經營關鍵,必須在創新過程中留住既有的熟悉感與黏著度,做到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境界。他舉例市場上幾個大家熟知老品牌分析經營策略,或是在既有包裝下,推出「期間限定」的限量商品,或是在原企業識別基礎下開發新創意,推出全新包裝或品牌系列LINE貼圖,持續吸引好奇心與關注,進而願意蒐集或購買,藉此強化消費者的品牌記憶。



他進一步分享自己的觀察,如今日本藥業大致可區分為三大類別,一是有專業藥師駐店執業的「處方受付藥局」,以處方調劑為主,較少販售其他藥品,還有販售中藥為主的「漢方藥局」;另一則是大家相對熟知的「藥妝店」,配有別於藥師的「醫藥品登錄販賣者」,店內販售OTC藥品(日本稱第二、三類醫藥品,台灣稱指示藥、成藥)、保健品為主。但是無論處方受付藥局或藥妝店,也幾乎都以連鎖型態展店經營。



再以日本藥業做借鏡,同時比對台灣十年前後發展趨勢進行保守分析,吳至鎧藥師認為未來五年台灣的單點藥局前景發展並不樂觀,很可能藥業會和各國的發展趨勢一樣,朝向連鎖通路型態發展。就形式意義而言,連鎖藥局就像美國政府「聯邦」的概念,而單點藥局則應建立像是「邦聯」的群體,通力合作,如何權衡「同盟」利弊得失,並且周全「分治」制度的經營管理與醫藥物流等問題,很可能是台灣藥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吳至鎧藥師非常清楚自己肩負的使命,很多事只能把握當下「做」,因為天時、地利與人和都俱足,一旦錯過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在這個時空當下,七星藥局不僅是阿公、爸媽與至鎧三代醫藥世家的服務職志,也是記錄台灣藥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這樣的志業與發願目前持續進行著,七星藥局隔壁的「一樂酒家修復工程」動工迄今已經進入第四個年頭,未來這裡即將會是台灣藥業發展的博物館,重現舊時代風采繁華,也完整記錄台灣藥業演進歷程,且讓我們拭目以待,並且對吳家與七星藥局寄予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