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光金絲貼新品上市 天然草本快速舒緩

世界自行車日:從滑步車到公路車,騎出每個年齡的健康節奏

從第一圈踏板開始,我們就在為健康前進


💬「健康不是終點,而是你每一次願意騎上車、踩出生活節奏的選擇。」


每年 6 月 3 日是世界自行車日(World Bicycle Day),由聯合國於 2018 年設立,推廣自行車作為「簡單、便宜、可靠、環保、可持續」的日常移動方式。

從 19 世紀的木馬滑步車到現代碳纖維戰馬,自行車已陪伴我們超過 200 年。它不只是通勤工具,更是現代人追求健康、釋放壓力、減碳生活的重要夥伴。

對我們正光來說,自行車是一種身體的對話、一種靠雙腳重新啟動生活節奏的方式。不管你今天是滑步車萌童、挑戰自我路線的騎士,還是在城市裡輕鬆騎 Ubike 的大叔或奶奶,我們相信,願意動的人,就值得被好好照顧。



自行車演化史:從木馬車到碳纖維戰馬


📜歷史小語:今天孩子騎的滑步車,其實就是 200 年前大人用來代步的原型。


19 世紀初,第一台無鏈條、無踏板的木製滑步車誕生,這正是現代滑步車的始祖。隨著科技進化,鏈條、變速、避震等系統相繼問世,自行車從手工木架演變為輕量化的鋁合金與碳纖維版本,速度與穩定性全面升級。

自行車的演化史,也是一段人類「用雙腳改變生活方式」的故事。

自行車運動有哪些?城市、山路、公園都能玩


🚲 一句話帶你入坑:不管你騎多快或多慢,騎上車的那一刻,你就正在療癒生活。


🙋‍♂️ 在我們出發前,也幫你整理幾個大家最常問的騎車小問題:

🚲 自行車常見問答 FAQ|你可能會想知道的事

  • Q:幾歲可以開始學騎自行車?
    A:多數孩子在 1.5~2 歲左右可以開始使用滑步車。這種車沒有踏板,讓孩子透過雙腳滑行來練習平衡感,是學騎腳踏車的重要第一步。

  • Q:騎 Ubike 前需要熱身嗎?
    A:即使是短程騎行也建議簡單暖身,例如高抬腿與肩膀大圈,能幫助關節進入狀況、預防痠痛發生。

  • Q:騎車會傷膝蓋嗎?
    A:只要車款合適、座墊高度正確並有做好暖身,其實自行車是對膝蓋相對友善的運動。若已出現膝蓋不適,建議使用正光金絲膏或正光噴樂來舒緩。

  • Q:選車時應該注意什麼?
    A:挑選車種時要考量使用情境(如通勤、健身、載物)、身高體型與騎乘習慣。選對車,能讓騎行更舒適也更持久。

再來依據需求選擇車種


自行車類型 適合對象/情境 特點與說明
公路車(Road Bike) 長距通勤、競速騎士 輕量設計、低風阻、效率取向,適合長途與破風騎乘
登山車(MTB) 野騎派、地形挑戰者 適合山徑與顛簸地形,配備粗胎與避震系統
城市車(City Bike) 上班族、日常通勤族 穩定好上手,常附車籃、車燈等城市騎行配備
小折車(Folding Bike) 都會族、小資族 輕巧可摺疊,方便攜帶與收納,適合捷運+騎乘生活型態
電輔車(E-Bike) 長輩、爬坡族 電池輔助踩踏,騎起來輕鬆無負擔
Ubike/共享單車 臨時代步、輕度使用者 免保養、即借即還、台灣多城市設點密集
淑女車(Comfort Bike) 長輩、慢騎派 騎姿挺直,搭配車籃,日常買菜、慢遊河堤好幫手
混合車(Hybrid Bike) 想一車多用的你 公路+登山車混血設計,兼具穩定與速度
Gravel Bike(越野公路車) 探索控、戶外長征騎士 可騎柏油也能走碎石路,適合不走尋常路的你
載物車/家庭車(Cargo Bike) 帶小孩、載貨、自營者 車身穩、可加座椅或貨箱,是腳踏車界的行動生活車


哪些年齡適合騎自行車?一張進度表看懂


👶👵 騎車年齡不是問題,從 1.5 歲滑步車到 75 歲淑女車,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年齡層 建議車款 騎乘特點
1.5 - 4 歲 滑步車(平衡車) 練平衡、協調感、安全入門
3 - 6 歲 輔助輪迷你車 練轉向與踏板動作,建立基礎騎乘能力
5 歲以上 小折、兒童車 親子互動
青年~中年 登山車、公路車、城市車 通勤、健身、探索戶外路線
60+ 歲 淑女車、電輔車 低衝擊、安全穩定、日常慢活輕鬆騎


🚦依使用情境推薦車款|找到你的命定座騎


🔍 快速選車指南:不知道該騎哪台?照你的使用情境,馬上配對命定愛車👇


上班通勤

  • 建議車款:城市車、小折車
  • 特點:好停放、省體力、可搭配大眾運輸

休閒健身、假日兜風

  • 建議車款:公路車、登山車、混合車
  • 特點:速度與操控兼備,讓你邊騎邊燃脂

親子共騎、家庭出遊

  • 建議車款:小折、載物車、淑女車
  • 特點:好載小孩、好裝東西、全家一起出發

長輩代步/買菜

  • 建議車款:淑女車、電輔車、Ubike
  • 特點:好上手、不費力、輕鬆慢活騎

偶爾才騎、不想買車

  • 建議車款:Ubike/共享單車
  • 特點:不用顧、不用修、租借方便

每種生活節奏,都有一種車型能剛剛好陪著你。



騎車前怎麼熱身?大家常忽略的關鍵準備動作


🔥 熱身提醒:騎車不是硬衝,暖好身體才能真的享受騎乘,不讓膝蓋先下車。

多數人以為「騎車不太激烈,不需要熱身」,但其實忽略熱身,正是導致膝蓋痛、腿部痠、腰酸背痛的關鍵之一。

無論你今天是輕鬆騎 Ubike,還是要挑戰 30 公里河堤騎行,花個 5 分鐘幫身體「開機」,都是讓你騎得久、騎得舒服的基本功。

以下是實用又安全的 5 招暖身動作:

  • 高抬腿 march|喚醒膝蓋與髖關節連動
    原地抬腿至腰平、手臂擺動,提升協調與心肺啟動力
  • 腿後肌伸展|預防抽筋關鍵動作
    腿前伸、腳跟貼地、微微前傾,拉伸大腿後側與小腿肌群
  • 骨盆旋轉|強化核心穩定度
    雙手叉腰,骨盆順時針與逆時針畫圈各 5 次
  • 肩膀大圈|釋放肩頸壓力
    雙肩畫圈、向前向後各轉 5 次,舒緩久握車把的不適感
  • 原地踏步/快走|讓心肺「暖」起來
    踏步或快走 1~2 分鐘,幫身體正式開機 這套熱身動作約 5~10 分鐘即可完成,適合各年齡層與騎乘類型。


騎完腳踏車膝蓋痛?選對舒緩工具才是關鍵


🧴 正光提醒你:你儘管享受騎車的風,痠痛的事交給我們就好!

🚨 騎車後常見不適(與可能原因):

  • 膝蓋內外側壓力感:車座過低或踩踏姿勢不當,膝蓋承受過多壓力
  • 腰背僵硬/腿部緊繃:核心未啟動或長時間維持前傾姿勢
  • 肩頸痠痛/手腕疲勞:車把過低或握把握姿錯誤造成肌肉緊繃
  • 坐墊不合導致髖部與尾椎酸痛:座墊過硬或角度不對,壓力集中在尾椎

🎯 正光舒緩推薦組合:

  • 正光噴樂:一噴即涼、好吸收,隨騎使用超方便
  • 正光金絲膏:深層放鬆肌群,貼上長效舒緩

從賽道型騎士到公園輕騎者,正光都幫你把不適留在騎車後的風裡。



正光與您同行,陪你一起踩出健康


不論你今天騎的是滑步車、Ubike 還是碳纖維戰馬, 你不是在騎一台車——你是在投資自己的健康。
在這個世界自行車日,讓我們一起踩出自由、踩出韌性、踩出下一段風景。 正光陪你一起鬆一下,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