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讓我們珍惜奇蹟,保護海洋
守護海洋,就是守護我們的呼吸|正光邀你來點行動派!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這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個警鐘,提醒著我們地球上這片廣闊而重要的藍色領域正處於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海洋,覆蓋地球超過70%的面積,是生命的搖籃,調節著全球氣候,並為數十億人口提供著生存所需。然而,人類活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蝕著海洋的健康。
值此重要時刻,正光誠摯地邀請您,一同正視海洋所面臨的嚴峻議題,並採取行動,守護我們共同的未來。

世界海洋日是什麼?它為何重要?
「世界海洋日」的概念最早在1992年於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峰會上被提出,旨在提醒公眾海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並讚頌海洋所帶來的美好。直到2008年,聯合國正式將每年的6月8日定為「世界海洋日」。其核心宗旨,在於喚起全球對海洋議題的關注,促進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及公眾採取行動,保護海洋資源,並以永續的方式加以利用。每年的海洋日都會設定一個主題,凝聚全球力量,共同應對海洋所面臨的挑戰,例如塑膠污染、過度捕撈與氣候變遷等。
2025 世界海洋日主題:奇蹟——保護維繫我們生命的海洋
2025 年聯合國世界海洋日以主題「奇蹟:保護維繫我們生命的海洋(Wonder:Sustaining What Sustains Us)」發出深刻呼籲——我們仰賴海洋生存,但我們是否也在回應海洋的信任與付出?
海洋不是理所當然的存在,而是一場尚未結束的奇蹟。 它供應我們呼吸的空氣、穩定氣候、孕育萬物,是每個生命誕生的最初舞台。 然而這片奇蹟,正在因為我們的無視與過度而失衡、而哀鳴。
今年的主題,讓我們重新學會敬畏與感謝。 不是以消費者的姿態,而是以守護者的身份,回應這場藍色奇蹟——用行動保護那支撐我們的一切。
海洋的奇蹟:維繫地球與你我的生命命脈
地球的氣候調節器與氧氣製造機
海洋在全球氣候調節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吸收了大量由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並儲存了地球上絕大部分的熱能,有效地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
此外,根據聯合國報告,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約產生地球 50%~80% 的氧氣,甚至比亞馬遜雨林還關鍵。這些微小的矽藻、甲藻和藍綠菌雖不起眼,卻構成了地球呼吸系統的核心,我們每一口深呼吸都該感謝海洋的慷慨贈與。
更進一步,海洋同時也是地球最大的「碳匯」之一——每年吸收超過四分之一的人為碳排放。這不僅減緩了暖化速度,也有助於穩定糧食供應、水資源循環與疾病擴散風險,是地球氣候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緩衝區。
我們必須重新看見海洋的角色:它不是無止境的資源倉庫,而是一個有節奏、有呼吸、有生命的共生體系。保護它,才是真正的自我保護。
豐富的資源寶庫與經濟支柱
除了支撐地球的氣候與生態運作,海洋也與人類社會的經濟命脈緊密相連。全球有超過三十億人口仰賴海洋作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而漁業更是許多國家的基礎產業。
不僅如此,從藥物研發、再生能源到礦產開發,海洋蘊藏著無數尚待探索的資源潛力,是人類邁向永續發展不可忽視的基石。觀光、運輸、離岸風電等產業更與海洋息息相關——海洋的健康,就是全球經濟穩定與繁榮的底線。
但人類活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蝕著海洋的健康
過去幾十年來,人類對海洋的影響已從「邊緣性」變成「系統性破壞」。以下是主要的幾種方式:
1. 塑膠與化學污染持續增加
每年有超過 800萬噸塑膠垃圾進入海洋,其中大多數無法自然分解,並形成「垃圾帶」漂浮於洋面。清潔劑、農藥、工業廢水等化學污染,也會透過河川進入海洋,傷害海洋生物與珊瑚礁。
便利的代價:因我們而受害的海洋生靈
當我們享受著塑膠製品帶來的便利時,許多海洋生物卻正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每年有數百萬噸的一次性塑膠污染流入海洋,成為海洋生物的致命殺手。
- 海龜: 常將漂浮的塑膠袋誤認為水母而吞食,導致消化道阻塞,最終痛苦地餓死。廢棄的漁網也常常纏繞住牠們,使其無法浮出水面呼吸。
- 鯨豚與海鳥: 牠們在覓食過程中,時常誤食瓶蓋、吸管等塑膠碎片。這些無法消化的塑膠填滿了牠們的胃,使其產生飽足感的錯覺,最終因營養不良而亡。解剖後的海鳥屍體中,常發現令人心碎的大量塑膠廢棄物。
- 珊瑚礁與魚類: 微塑膠的污染更為隱形而致命。這些微小的塑膠顆粒被浮游生物和小型魚類攝入,透過食物鏈不斷累積,不僅毒害海洋生物,最終也可能進入人體,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研究更發現,塑膠釋放的化學物質會影響海洋生物的發育與繁殖。
2. 海洋暖化與酸化
根據 NOAA 資料,自 20 世紀中期以來,海洋吸收了超過 90% 的全球暖化熱量。這導致海水升溫,影響漁類洄游、珊瑚白化、海洋風暴加劇。同時,大量二氧化碳進入海洋後形成碳酸,導致海洋酸化,進一步威脅貝類與珊瑚。
3. 過度捕撈與生態系失衡
全球約 34% 的魚類資源已被過度捕撈(聯合國糧農組織 FAO 2020 報告),破壞了原本的食物鏈與棲息地,導致某些物種數量急遽下降,有些甚至接近滅絕。
4. 海岸開發與棲地破壞
從觀光度假村、填海造陸到工業港口建設,許多原本的紅樹林、潮間帶與珊瑚礁區被破壞或污染,海岸線不斷後退,生物棲地急速減少。
5. 船運、噪音與油污外洩
現代船運密集且快速,帶來「水下噪音污染」,干擾鯨豚類等以聲音導航的生物。船舶洩油或海上鑽油平台事故,也可能造成大規模生態災難。
海洋不是「詩和遠方」,而是我們應該守護的「奇蹟」
海洋並非遙遠、充滿詩意想像的「詩和遠方」,而是與我們呼吸與共、休戚相關的「共同的肺」,更是支撐整個地球生命的「共同的奇蹟」。如果我們只停留在欣賞海洋的壯麗,卻忽略它的脆弱與呼救,那麼再美的海景,也只會淪為記憶的殘片。
我們應該著重海洋教育的重點,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要加入情感的建立與責任。不只大人,也讓孩子們從小理解海洋的處境,並透過生活中養成守護行動的習慣——這將會是我們留給他們最珍貴的禮物。
那麼,我們能怎麼一起守護這場與我們生命相連的奇蹟?
✅ 守護海洋的五個日常行動:
- 減塑從生活開始:自備環保杯、購物袋與餐具,拒絕一次性吸管與塑膠袋,支持「裸裝商店」與無包裝購物。
- 選擇對海洋友善的產品:改用無塑膠微粒的洗面乳、牙膏與沐浴乳,選擇天然草本、無毒成分,減少化學殘留流入水域。
- 從教育與對話開始影響下一代:與孩子一起觀看《藍色星球》《海洋塑膠危機》等紀錄片,建立環境意識與同理心。
- 參與或自發性推動淨灘與社區清潔:參加海灘、河川淨化活動,或自主發起社區巡守,防止垃圾流入海洋。
- 支持在地草本品牌,讓消費成為選擇的一種表態:正光一樣堅持天然草本原料、不含塑膠微粒、減少化學成分,都是守護海洋生態的選擇。
守護海洋,不需要翻山越嶺,也不一定要潛入深藍之中,而是從我們每天的生活選擇開始。就算今天還沒辦法做到全部,從減少一次性用品、支持天然草本產品開始,也已經是愛護海洋的一步。
每一個小決定,都是改變未來的種子。
守護海洋,正光與您同行:天然草本產品,減少地球的負擔
守護海洋生態,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正光一直以來秉持著取自天然、回饋自然的理念,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天然草本產品。我們相信,選擇對環境友善的產品,就是在為地球減輕負擔。當我們減少化學製品的使用,就能降低流入海洋的污染源。
讓我們從自身做起,選擇永續的生活方式,支持愛護環境的品牌。正光願與您一同,為恢復海洋的健康與活力而努力,將一個潔淨、豐饒的蔚藍星球,留給我們的下一代。
FAQ:關於世界海洋日與海洋保育的常見問題
Q1:什麼是世界海洋日?
A:世界海洋日是聯合國訂定於每年6月8日的全球紀念日,目的是提升大眾對海洋重要性的認識,並鼓勵保育與永續利用海洋資源。
Q2:為什麼說海洋是地球的肺?
A:因為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可進行光合作用,產生50%~80%以上的氧氣,對人類與整個生態系統至關重要。
Q3:我可以怎麼幫助保護海洋?
A:可從日常做起,如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選擇無塑微粒產品、參與淨灘、支持永續品牌等。
Q4:正光產品和海洋保育有什麼關係?
A:正光使用天然草本配方,減少對水體與環境的污染,是友善地球的保健選擇。